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

主题:中日地震灾后对比 相似灾难不同表现

发表于2013-04-24

2011年3月11日,日本东北沿海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,地震引发高达数十米的海啸。2013年4月20日,四川芦山发生7级地震,这是该地区自2008年汶川8级大地震以来,又一次遭遇强震。同样是大地震,对比两国在震后的种种表现,可以看到日本作为地震高发国家,从政府到国民,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,更多地是表现出从容应对和稳中有序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大地震往往导致地面交通阻断,黄金72小时,空中救援显得尤为重要。图为2011年3月12日,日本宫城县南三陆町,人们在当地小学操场上画上引导直升机起降的标识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大地震往往导致地面交通阻断,黄金72小时,空中救援显得尤为重要。图为2011年3月12日,日本宫城县南三陆町,人们在当地小学操场上画上引导直升机起降的标识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在汶川大地震时,震区许多道路被泥石流阻断,致使救援车辆无法及时进入,不少地方成为震中“孤岛”。此次芦山地震,再次暴露出西南多山地区地面交通在面临自然灾害时的脆弱。图为4月21日,芦山县龙门乡,救援直升机找不到合适的降落地点,只好在河滩着陆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在日本大地震中,自卫队、消防、警察和医院等紧急情况部门都有派出直升机参与地震救援,其中包括多种专业救援直升机,配备有专门的悬降索具、空中医疗装备等。图左:2011年3月12日,宫城县气仙沼市,直升机在震后抢救幸存者。图右:3月12日,仙台市,札幌市的消防直升机营救一名被困屋顶的老人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而芦山地震的空中救援主力依旧是陆航部队的米-17和米-171直升机。中国在救灾中投入的直升机数量和专业程度上,和日本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。图为4月21日,陆航出动直升飞机前往道路尚不通的宝盛、太平重灾区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而日本地震发生后,几乎没有看到如此混乱的情景。图左:2011年3月15日,福岛县北茨城,夜色下虽然车辆堵成长龙,但相向而行的车道依然畅通。图右:3月15日,福岛县盘城市,排队加油的车辆沿着马路一侧等候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4月21日,芦山县,发放救援物资现场,民众争抢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2011年3月13日,日本宫城县仙台市,市民在操场上排着长队领取饮用水。

发表于2013-04-24

4月21日,芦山地震灾区,陈光标向灾民发放御寒棉衣,现场有人拍照,有人争抢。

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